.2014年五一劳动节,有一个月的休假,又有高速三天免费,决定去青岛。4月30日中午和爱人自驾从珲春出发,5月1日晚五点到达青岛,行程2090公里。5月3日第一次游览了崂山风景名胜区,领略了中国‘’海上名山第一‘’的风采。
.崂山大河东客服中心停车场非常大,停车免费。花160元和60元买了两张票,其中100元是门票,60元是乘车车票,车票是往返的,而且中途还可以换乘。这次选择的游览路线是乘车先到仰口景区,返回途中再去其它景点。路大多都是在半山腰修的盘山公路,不是很宽,司机的技术真的是精湛车很平稳,一路还有随车导游进行免费讲解。
. 一路风光美不胜收,一边是湛蓝色的海天一色,时而露出一个小岛,时而驶过一叶小舟,时而远处又驶过一艘轮船,蔚蓝天空和湛蓝的海面交相辉映,形成一条美丽的绸带,令人心旷神怡。
. 另一边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山,山上怪石林立,形态各异,不仅让人想象出各种人物或动物,顽强的树木从石缝伸出,延续着它们不屈不挠的生命。
. 山海相连,山光水色。在坡度和缓的地带住着茶农,白墙红瓦的房子散布在山石之间,映衬着海岸线的青山绿水,形成了天、地、人、水合一的美丽景色!祖祖辈辈的茶农们生活在这里,在寸土如金的地方平整出土地,修起梯田,种上茶树,加工生产出了著名的崂山绿茶,更给海上第一名山增加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 到了仰口景区,这里位于崂山东部,由仰口湾构成,有一天然的海滨浴场。东面面对着碧波浩渺的黄海,北部倚靠着二龙山生态区,西面是崂山。顺着台阶登到黄岭最高处,极目远望是宽阔无边的大海,令人心旷神怡!
. 山上怪石错落,相互依托,巨大的寿字写满整块崖壁。
. 从仰口坐车顺原路返回,在垭口下车,此处的景色很别致,地势很高,位于崂山延伸至崂山头之间的垭口,一侧被黄山头和崂山头围成一个大大的马蹄状,面对大海形成一个海湾,风很大。远远望去,风景如画,右侧是狮子岩。另一侧是太清方向,景色同样不甘示弱。
.
. 顺着台阶依山盘旋而下,来到了面朝大海,背倚青山的著名的太清宫,崂山因太清宫而成为道教名山。
. 这里树木茂盛,树种繁多,古色古香的寺庙分布其间,更加显得曲径幽深。太清宫庙宇主体分三宫殿、三清殿、三皇殿三大部分,另外还有关岳词和东西客堂、坤道院等附属设备,共有房间150多间。其中的三宫殿是崂山最早的道教庙殿,为布局工整的三进殿院,大门朝东。
. 一般的建筑坐北朝南象征着权威,但是崂山是道家仙境,不讲权势,在这里把门向东开,是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三宫殿是标准的宋代建筑,虽经历代修缮,却总是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风格,虽不是富丽堂皇,却不乏古朴庄严,是典型的道家殿堂。因此崂山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
. 从太清宫出来,顺着悬崖边木栈道往回走,可以领略太清宫的幽静,整个宫殿建筑群映掩在茂密的树林中,最远处的山嘴是崂山头。来此修炼的道士必定会沉醉在如此幽静的美景之中,使人“静心”、“养神”、“修性”、“得道”!修成崂山道士。
. 顺栈道下去就是太清景区,这里主要景点有崖壁石刻: 海上名山第一崂山八个字,往上面走还有在八水河上修的龙潭水库。
. 这次行程被这里的海天一色,山光水色,道教文化,顽强的崂山松所陶醉
. 看到大家正在讨论一个地方能不能旧地重游话题,大家的观点不一,都很有见解。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地能还是不能的问题,有的景区去过一次足矣。有的地方真想再去看看,可是从心里又会感觉去过了不能刻意地再去一趟,毕竟还有好多你没有去过的地方。但是如果有机会的话,还会故地重游的。
.我2014年的五一,和爱人来青岛,5月3日,游览了崂山太清宫,太清,仰口,和垭口。崂山的海天一色,山光水色,让我印象深刻。太清宫的道教文化底蕴深厚,环境幽静,使我回味无穷,由于没有登上崂顶,总想有机会要再登崂山。
.2017年7月和爱人自驾来青岛度假,住在黄岛的积米崖,再游崂山的机会来了。做了一点功课,除了上次游览崂山的线路,还有两条线。一条是北九水景区,以水为主。另一条是登顶巨峰景区,以山为主,沿途欣赏崂山石刻,体验登顶的乐趣。最后决定这次选后者。
.7月19日早,经胶州湾海底隧道,上快速路用了一个多点就到了崂山区大河东游客中心 。门票还是100元,车票60元,
. 乘大巴上山,首先看到的是富裕的大河东村,红瓦白墙的房屋整齐划一,坐落在崂山脚下。
. 路两侧文化氛围浓厚,与第一次的山海相连迥然不同。石壁上雕刻着名言名句,字体繁多。人物、事件雕像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每尊雕像都讲述着一个与崂山有关的故事,向游人展示着崂山文化。
.前方右侧石刻是一位站立的老者 ,他原本是山东寿光的一位双目失明的僧人,后来到崂山拜师修炼,济世行道,苦苦修炼二十八年后双目复明。
. 这位盘膝而坐的老者就是道士张三丰,由于他平时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所以都叫他张邋遢。多次来到崂山。
.这幅石刻讲述的是张三丰所创太极拳谱的七十二招式,形象展示了这套拳法快慢适中,步法灵活,运行自然,裆法可低可高,气随意运,身随神行,就屈就伸,柔中有刚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未断的特点。
. 这两位老者,左边端着酒杯拿着毛笔的是诗仙李白,两位先人把酒欢歌,留下了著名诗句 : 我昔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著名诗篇--崂山餐霞。
. 晚年的秦始皇,为了使自己长生不老派僧侣到东部海滨-崂山试炼仙丹。这幅雕刻就是讲述着手拿仙丹的僧禅,坐在炼丹炉前试炼出金丹的场景 。
.崂山也有傍山险路 ,但比起巴山蜀水,略逊一筹,也让游客惊叹不已。
. 上面所有照片,都是在行驶的车里用手机录下来,再截取的照片,隔着玻璃画面有点虚。从照片里可以看到,我幸运地坐在大巴的第一排。
. 车停在下索道站,我俩没有选择徒步上山,选择坐进缆车。缆车不是很陡,离地面也不是很高。脚下的松树的生命力太强了,从岩石缝里顽强伸出它挺立的身躯!听大巴司机师傅说,这种树是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努力,培育出来适合崂山生长的树种--崂山松,利用飞机播撒的种子。
. 出索道上站,是一个观景台,向山上仰望,一眼就看到了傲立群雄的自然碑。从这个角度看就像由两块巨石落在一起的,真担心上面的会掉下来。
.顺着石板阶梯向上爬,来到自然碑下附近,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 继续向上攀登来到观景台,向上看是壮观险要的先天桥和摘星六合亭。向下远望是独树一帜的自然碑,是那么显眼,远处是怪石嶙峋的群山。另一侧看到的是朱雀石。
.继续攀登,就来到了离门,这里距上索道站320米多米。崂顶是上不去了,只能远望。从很窄的一条人工凿出的石阶登上了灵旗峰,灵旗峰海拔1033米,比巨峰低100米。远望巨峰,略显遗憾。由于天气晴朗,没有看到云海奇观,但欣赏到了形态迥异的山峰,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崂山。 下面是一线天间的先人桥和摘星六合亭
.和巨峰争峰的比高崮还是比崂顶低了50米。
.1.返回山下时,出现个小插曲。在索道上站等缆车时,下一车就轮到我们了,可是刚发走的缆车门关不上了,工作人员赶紧叫停了索道,索性还没有出到站外悬空。赶紧让乘客下来,沟通了一会把这辆车空放到山下。连续空放了几辆,车门都能关上了,才让乘客继续上车,
.我两口子和哈尔滨来的母子俩坐第一辆发出的缆车。当到中途时缆车突然停了下来,顿时缆车里面鸦雀无声,这才是真的悬在了半空中。哈哈,可能是工作人员在给我们俯瞰的机会吧,太难得了,连照片拍的都那么暗淡!
. 2.从下面照片中找一找你喜欢的脸谱吧!
. 3,看看这是啥情况?
.两次来崂山,风格迥然不同,第一次以山海相连为主,第二次以山为主,两次各有所获。且游崂山老少皆宜,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值得推荐。
. 有机会还会再去崂山,欣赏素有*小关东*之称的九水明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