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过得飞快,岛城在经历了短暂的秋风萧瑟之后,转眼就迎来了了凛冽的北风。风起了,溜娃还要继续;降温了,溜娃还要继续;下雪了,溜娃还要继续……,作为家长,必须把溜娃时刻放在心中。
周六一早,天气比较阴沉,吃完早饭后就开始动员孩子们出去走走。
“孩子们,今天想去哪玩?”
“哪也不想去!”
“咱们出去活动活动吧,去动物园怎么样?”

“总是去动物园啊,不去!” 
“去爬个信号山?”

“又爬信号山啊,不去!”
“那去五四广场走走吧?”

“太冷了,太累了!” 
嫌乎五四广场冷是因为前几天忽悠哥俩去五四广场踩雪,结果风太大了,而且暗无天日。↓

北风那个吹,雪花儿那个飘 ↑↓

看来哥俩伤了的心很难平复


只有使出绝招了。 
“去不去欧洲?”
“欧洲?在哪,好玩不?”
“欧洲当然好玩了,那里有高高的城堡”↓

“神秘的小屋”↓

“蜿蜒的小路,呃,还是石板路”↓

“恐怖的宫殿”↓

“还有,…………失落的世界 ”↓

哥俩一听立马来了兴致,吵着嚷着要去“欧洲”,俗话说:“只要领出门,去哪全靠指路人”,作为蚂蜂窝一名光荣的指路人, 这次要拿出压箱底的绝活了,我们不但要去“欧洲”,还要去最有文艺,最有文化,逼格最高的“欧洲”。
哥俩赶忙问道:“爸爸,爸爸,我们去哪里呀? ”
“我们准备去探寻“东方瑞士”的未知秘径。”
不过一般来说,为保险起见,带孩子压马路前,我自己一定事先要先摸个明白,考察一下这些地方适不适合带孩子来,是否安全,周边有没有什么可以吃吃喝喝的地方。
扭头看看窗外天气,在高处看下去大雾弥漫,伸手不见五指啊,今天真的不适合亲子游了
 ↓
↓

所以,我毅然决然的把看孩子的重任交给孩他妈,拿起相机就自己出门了,探索“欧洲”的任务,看来只能由我一个人来执行了 。
。
第一站来到金口路。据说金口路一直未出现在官方的旅行宣传册中,较少有人问津,但是经实地探访后才发现,她的历史底蕴却一点也不单调。金口路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据说,期初仅有金口二路一条,后来分为金口一、二、三等三条路,三条路中,金口一路是最长的一条,但三条路互有想通,排列不是很规则。

如何找到金口路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鱼山路进入,金口一、二、三路在鱼山路上都有入口,游览方式首先推荐步行了,当然,驾驶技术出色的小伙伴也可以驾车前往,三条路均设有单侧的停车位,不过能否找到空位就全看人品啦。像我这种对找停车位存在极度恐惧的驾驶员,基本不敢想了。

坐公共交通的选择性很多,一是可以乘坐地铁在汇泉广场站下车,然后沿文登路、鱼山路步行大概600米左右即可到达;二是乘坐地铁在人民会堂站下车,出站即达,不过上述两种方式游览的起点分别是金口一路的东西两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旅行计划自行掌握。当然,还可以做公交车,下车的地点跟地铁差不多。

金口路周边景区较多,比如小鱼山公园、青岛海底世界、第一海水浴场等,大家也可以在游览上述景区的同时顺便到金口路走走,感受下青岛的民国风情。

这是站在小鱼山上俯瞰金口路别墅区,一束阳光穿过云层照在育才中学的楼顶上↑

这边也是小鱼山俯瞰,金口二路、金口三路大概就在图片左下方↑

金口一路随山势而建,地势起伏,道路曲折,京剧名伶吴素秋、孙中山先生长子孙科曾经都在此居住过,虽然,金口路没有八大关的气势恢宏,但她却把老青岛的样子更完整、更原始的保存了下来。

三条金口路都没有专门的人行道,车辆时不时在身边呼啸而过,所以,金口路的风景虽然很好,但并不是一处特别适合亲子游的地方,而且路边的花花草草也不多,没有什么能够提起孩子兴趣的地方。不过文艺青年来拍拍照片还是挺好的,除了风景独特,游客也很少,随便拍随便照。

金口一路周围有很多小路与之交叉相连,不同的道路又各具特点,有的适合行车,而有的之适合步行↑↓

每一条小路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


金口路还有一些消失的建筑,比如东正教堂。苏联十月革命之后,有很多俄国人来到了青岛,因为信奉东正教,便在金口一路修建了一所东正教堂,遗憾的是后来被拆除了。

金口路的每一栋建筑都有自己的风格。

就连围墙的造型也是别具匠心

可能是地势的原因,金口路的绿化率要低于八大关,不过其中的树木却是品种繁多,每座院落周围的植物都能与自身的建筑相得益彰 。


虽然已步入寒冬,但路边的植物上仍点缀着些许黄叶。

黄墙红瓦就是金口路的名片↑

一只住在别墅区的猫↑

除了豪华别墅,金口路附近也有一些保存不是很好的房子,比如上图这栋,隔着房屋之间的空隙,还能远远的看到信号山的轮廓↑

沿金口一路步行大概一公里,就到了三条路交汇的地方了↑↓

上图的红房子是朱树屏故居,朱树屏是一名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海洋生态学、水产学及湖沼学研究的先驱和奠基者。↑

相比金口一路,金口二路和三路的路面更为狭窄,而且坡度也有所增加。金口路浓缩了青岛老城区的宁静,有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空灵之美,她是老青岛的代表,也是最有青岛味的地方。 
金口路(金口一路、金口二路、金口三路)
参考用时:1-2小时
门票价格:免费
周边景点:小鱼山、第一海水浴场、青岛海底世界、鲁迅公园、海军博物馆、栈桥
青岛味儿指数:★★★★☆
离开金口路,就来到了鱼山路,对于关注青岛的小伙伴来说,大学路鱼山路肯定是非常熟悉了,因为网络的推广,这里著名的转角成了游客的打卡圣地,在旅游旺季的时候甚至要排好久的队才能拍上照片,不过大学路,鱼山路可不是只有网红角的。

鱼山路南段直通莱阳路,但是没有人行道,步行的话尽量贴着路边的白线走,因为是单行道,而且是市区通往火车站的一条主干道,所以车速都非常快,大家游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道路两边的凹槽中铺满了黄叶↑

鱼山路依小鱼山南麓而建,始建于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西北起自大学路,东南至于文登路。

海底世界停车场的大门就位于鱼山路上,还在为来海底世界找不到停车场而发愁吗?来鱼山路就对了,这可是官方停车场哈。

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鱼山路、大学路周边的公厕很少,建议小伙伴提前解决好。如果急需洗手间的话,青岛海底世界院内或海洋大学校区内有公厕可以用。

海大鱼山校区的正门位于鱼山路,其内部有很多历史性建筑,最著名的就是德国侵占青岛时期建造的俾斯麦兵营。此外,春天的时候,海洋大学的校园里樱花盛开,非常漂亮。据传,老舍,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洪深这些名人都曾在此(老山大)任教。海大周边餐厅比较多,小伙伴们的午餐、晚餐可以就近解决。

在1930年夏,闻一多和梁实秋联袂到达青岛。梁实秋的住处是鱼山路,任教于青岛大学的外文系;闻一多住在大学路,他是文学院的院长兼任国文系主任。因青岛山路多,他们两人都选购了一根精致的手杖。每天闻一多去学校上班,路过梁实秋门口,轻轻招呼一声,梁实秋应声而出。两个大诗人各策一杖,踽踽行走于崎岖小路,风神潇洒,旁若无人。

鱼山路全长896米,这条不到一公里的山路上,共有三十七个院落,大都是德式建筑,所以大家在带孩子游览的同时,既要培养他们的“建筑艺术情怀”,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铭记这段历史,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

沿着鱼山路直行就到达网红角了,这里是鱼山路、大学路的交汇处,红墙在青岛算是个稀罕物,所以吸引了大量的眼球

天气这么差,还是要排大队,看来目前的网红经济真是炙手可热啊。 在换人的空隙,匆匆抓拍了一张,等过年的时候我再来好好拍,那时候要是这里还有排队的算我输。


对了,因为网红角实在太火了,连米老鼠、猪八戒,光头强等一系列卡通角色都云集于此,期待与大家一起合影。

除了网红角,右转大学路,青岛美术馆的外墙也特别漂亮,而且不用排队。

其实鱼山路和大学路还是挺适合亲子的,再不济海洋大学摆在那,去操场上踢踢球总可以了吧。

除了红墙黄瓦,大学路的另一个名片就是成荫的梧桐树以及各色各样的咖啡小店,如果走的累了,正好去小店里面修修照片,发发朋友圈,很多咖啡店的内部也很适合拍照哦。
除了红墙黄瓦,大学路的另一个名片就是成荫的梧桐树以及各色各样的咖啡小店,如果走的累了,正好去小店里面修修照片,发发朋友圈,很多咖啡店的内部也很适合拍照哦。

如果感觉墙太高,也可以到马路对面拍摄,不过大学路、鱼山路车辆较多,车速很快,大家拍照赏景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交通安全。

大学路、鱼山路
参考用时:1小时
门票价格:免费
周边景点: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小鱼山、青岛海底世界、信号山公园、青岛迎宾馆
青岛味儿指数:★★★★★
黄县路仿佛就像大学路的一条支路,继承了大学路的文艺范,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文艺小资的黄县路、历史气息深厚的黄县路每天都迎接着大量的市民和游客。

黄县路的入口就位于大学路的北侧,看上去很不显眼,其实内部却仿佛别有洞天一般↑

一迈入黄县路,映入眼帘的就是各式咖啡馆、杂货铺,此外,还有很多名人故居,比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博物馆就坐落在黄县路上,1936-1937年间,老舍在此居住,并在此完成了他“写作生涯的第一炮”—《骆驼祥子》。↑↓

如果对黄县路交通情况不熟悉的话,建议徒步游览,乘坐公交车在人民会堂站下车即可;如果自驾的话,可以把车停到路边的停车位上,不过车位比较有限,而且黄县路及周边道路单行较多,黄县路本身游客也非常密集,所以千万要谨慎驾驶。

与大学路鱼山路一样,黄县路算是比较适合带孩子一起来的,因为沿途商店,饮品店特别多。

黄县路还是个拍婚纱照的好地方,以前每次来都能看到很多新人在拍照片,准备拍婚纱照的小伙伴如果感兴趣可以先实地考察一下。不过今天的天气实在不怎么样,一对拍照的都没有

在黄县路中段,与龙江路交汇处,有一家不舍昼夜咖啡馆,这应该是目前黄县路上最出名的建筑了吧,据说鹿晗曾在此拍过MV,感兴趣的小伙伴一定记得来打卡哦。

青岛的路名基本以全国各地市的地名命名的,有小伙伴戏称,认清了青岛的路名,基本就学会了中国地理。不过黄县目前已改名龙口市,为烟台的一个下辖市,就是大家熟悉的中国粉丝质量最好的地方。虽然黄县本身已成为历史,但在青岛却换发了第二春。除了黄县路,还有潍县路、滨县路等,原地市也早已改名或不存在了。 哦,滨县、潍县是都升格了,现在分别是滨州市和潍坊市。 同学们,你们考地理的时候可千万别把黄县、潍县、滨县写到试卷上哈。

另外,说起青岛的老路,就不能不提“马牙石”路,就是这种方石铺成的光滑的小路。这种路在欧洲感觉挺普遍的,国内比较少。 ↓↑

这种路在青岛目前仅有十余条僻静的小巷尚有遗存,之前最著名的要数一条叫“波螺油子”的盘旋状小巷,但遗憾的是,因为城市建设,已被拆除了。

青岛仅存的几段马牙石路↑

这家的啤酒很不错,虽然我没来过,但听好多朋友说起过↑

现在老城区的每条马路的路边都停满了汽车,如果把车挪走,这些老路应该跟有味道吧 ↑

此外,在黄岛路旁边的龙口路36号有一栋老别墅,房子里因长期没人住,所以墙上长满了爬山虎,冬天叶子落了,干枯的藤蔓显得特别有气氛,而夏天的时候则会变成一栋绿色城堡。另有传闻说,这栋别墅是戴笠最后一夜住过的地方,次日,戴笠在前往南京时即遭遇空难。 在这种阴暗的空气里,有这么一栋阴森森的古堡突然出现在眼前,视觉冲击力还是非常大的。↑

黄县路及周边
参考用时:1-2小时
门票价格:免费
周边景点: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信号山公园、老舍故居
青岛味儿指数:★★★★★
沿着龙口路朝信号山的方向一直走,就来到了江苏路。江苏路是青岛市最早建成的一批马路之一,南北向穿过青岛老市区,南起太平路,是一条交通主干道。道路两边景点极多,而且青岛医疗水平最高的医院青医附院也坐落在江苏路上。

江苏路的南端是太平路,也就是海边了,离着青岛地标性建筑栈桥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与海军博物馆隔海相望↑

栈桥附近的海滨风光,这些建筑都二十年没变样了。 ↑

基督教堂位于江苏路中段,教堂始建于1908年,解放后为一度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使用,1980年11月2日恢复礼拜活动。教堂顶部有高39米的报时钟楼,俗称“钟表楼”,据传内部的零件依然为建时原装,它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

信号山是周边的第一海拔,在江苏路的各个方向都看得非常清楚,信号山海拔98米,她前临大海,背依市区,是观赏前海景区和市区风貌的最佳观景点之一。信号山距离江苏路非常近,在江苏路与龙口路交界处左转即可

在信号山上俯瞰江苏路教堂,这是前期拍摄的照片,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看到黄岛的建筑↑

这边是在信号山上俯瞰江苏路北段的景象↑

信号山上的红墙↑ 信号山最早由德国开发,在此建立了青岛最早的无线电台,并以德军司令“棣利士”命名此山,日本侵占青岛后,改为“神尾山”,解放后命名为信号山。

在江苏路上,抬眼一望就能看到信号山上的三个大红蘑菇↑

江苏路在德国占领时期的名称是俾斯麦大街,日本占领时期改名为万年町,1922年正式改名江苏路

喜欢吃火烧馄饨的可以来这家,烤肉味火烧,蛋黄馄饨。以前媳妇在青医附院生孩子,还特意跑这边来买火烧吃,味道非常不错↑

江苏路两侧有很多条小路,小路周围遍布民居,远远的还可以看到高山上层层叠叠的楼房。不过,因为青医附院的缘故,江苏路经常堵车,而且是那种一动不动的堵。同时,江苏路周边停车位特别稀缺,连本地人对是否开车都要三思而后行,所以游览的时候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在江苏路北端与观象二路交汇处,有一座圣保罗教堂。教堂建于1938年,又名观象二路基督教堂,是一座仿罗马风格教堂。

也可以从这条小路直插观像二路↑

据说钟楼上的钟在时期因为要拆了炼钢而丢失了,后来发现这个钟被临沂一家企业保存了下来,冥冥之中,老钟最后又回到了塔楼之上↑

教堂内部的装饰比较朴素,因为不方便拍照,所以就不上图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

临近圣诞节,院子里也装饰了起来↑

离开圣保罗教堂,延观像二路一直走就是观象山公园。观象山青岛市的“十大山头公园”之一,海拔79米,“穹台窥象”曾被列为青岛十景之中。但观象山很多区域被军队管理,所以不能完整的参观。

沿着山脚下的小路一直前行,就可以穿过观象山,到达四方路、黄岛路了,反正以前去四方路撸串的时候经常走这条线路,哈哈↑

观象山上的小亭子,观象山的正前方就是青医附院↑

江苏路及周边
参考用时:2小时以上
门票价格:江苏路免费,信号山公园门票5元,江苏路教堂门票10元。
周边景点:圣保罗教堂、信号山公园、江苏路教堂、澳胶总督府旧址
青岛味儿指数:★★★★
黄岛路为东西向,斜坡状,全长四百多米,自20世纪初建成至今,一直是经营海鲜禽蛋、肉类蔬果及铁、木、陶瓷器等日用杂货的自由市场。它几度被取缔又几度重生,是青岛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可惜的是,她即将被拆迁了。

黄岛路共分为三段,从四方路至芝罘路一段,是缓坡马路;从芝罘路到安徽路一段是石阶路,不能行车;从安徽路至平原路一段虽是柏油马路。黄岛路中段的石阶路,在岛城独具特色,与前面提到的“马牙石”不同,这里的石阶路用的是大石板。↓


黄岛路上最出名的建筑应该是17号的平康五里,就是上图右侧的黄色建筑。里院是青岛最为特别的建筑形式,其不同于北京的“四合院”,也不像上海的“弄堂”,而与欧洲古城街道建筑相似,是西式建筑和中国四合院的一种巧妙结合,是一定历史背景下城市文化在民居上的反映。黄岛路17号的平康五里是青岛老城区最典型的里院建筑。 ↑

因为即将拆迁,里院的各个大门都上了锁,里面的情景已经很难拍到了。 平康五里在解放前是青岛著名的风月之地↑

到处都是一种萧瑟的景象↑↓

在青岛被殖民者统治时期,黄岛路隶属鲍岛,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后,一大批逊清官吏来青岛寓居,当时德国当局的法律规定,中国人不准在青岛区购地建房,所以多数官员在鲍岛区居住,有几家官员在黄岛路上购地修建住宅,有的是欧式小楼,混杂在鳞次栉比的商业用房之中。 ↓


在孩子出生不久的时候,每次带他们到青医附院查完体后,都会带小哥俩来黄岛路买海鲜,以前黄岛路形成的市场非常热闹,人流车流汇集在一起,各种水果、蔬菜、海鲜应有尽有,而现在,黄岛路只剩下零星的几家商户了。

现在黄岛路上最多的门店应该是各类啤酒屋,主要面向外地来青的游客,这种来料加工的模式在青岛一度非常流行,规模最大的当属曾经的营口路,每到夏天,各路“酒彪子”齐聚于此,谈天说地,吹牛吐槽,不过现在随着市容整治力度的加大,类似的啤酒屋和野混沌真的是越来越少了。

杂乱的街道↑

破败的房屋↑
破败的房屋↑

游完黄岛路,大家可以顺便去旁边的芝罘路走走,风格与黄岛路类似,其中有一条两楼之间的小巷子,两边的建筑也被征收了,年久失修更增添了一种荒凉的感觉↑↓




无论是黄岛路,还是芝罘路,她们并不是彰显青岛城市魅力的“模特”,更算不上旅游景点,但这些老街却真实而鲜活地集中展现过平民百姓的市井生活。这是青岛的青岛,保存着青岛原生态的生活印记。

黄岛路及周边
参考用时:1小时左右
门票价格:免费
周边景点:中山路、天主教堂、栈桥
青岛味儿指数:★★★★★
压完黄岛路,再来逛逛四方路。四方路是殖民地时期留下来的,一直是一条市场马路,汽车无法行驶。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退路进室,汽车才可以通行。它东起济宁路,经过芝罘路、易州路、博山路、潍县路至中山路。


曾经以四方路为中心的一带,是青岛最无法辜负市井氛围的地方,四方路也成为吃货心中最特殊的地方。胖子姐烧烤、马家拉面、秦晋小吃、苟不理包子.......,这些老店串起了我最初的青岛美食回忆


说起四方路上的烧烤摊子,必须要提到一个人。十几年如一日顶着爆炸头、独特的吆喝劝客、四方路烧烤不二的符号人物——胖姐!不管谁经过她的店门口,胖姐总会热情的招呼:“吃饭吧弟弟,给你留着地方”。

现在每次跟朋友们聊起四方路,都会提起胖姐。

还有马家拉面、秦晋小吃,在饭点上什么时候来都是人满为患,小烤肉、炒菜和油泼面一起上的场景在其他地方可是不多见的。

胖子和胖姐现在都搬到了河南路,当年每到周五下班,约上三五好友,点上土豆丝、牛肚砂锅加上10元30串的小肉筋、小板筋,一直撸签字到深夜的场景,现在也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四方路、易州路交界处有一家叫“苟不理”的包子铺,虽然不是天津正宗的“狗不理”,但味道也不错,顾客也很多。如今再到店里,看到的大多数是年级较长的人了,每个人似乎都对苟不理有着情怀。餐厅的特色是虾虎包,有机会您一定来尝尝。(虾虎是皮皮虾的青岛叫法)


现在再走在这条起伏的老路上,已寻不到当年的热闹和喧哗,街上有几个冷冷清清的水果摊,行人甚少,静静伫立的旧楼老房,更是多了一些落寞。


散步在四方路,走过一遍又一遍,细细摩挲泛黄的墙面,仿佛能感受到时光留下的痕迹和故事。四方路街区是青岛城市建设初期的华人居住区,街区的里院建筑群是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也是青岛乃至全国特色民居的典型代表

记忆中的四方路肯定再也回不来了,但不久的将来这里也许会旧貌换新颜,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距离四方路不远就是鼎鼎有名的天主教堂了 ,顺便去拜访一下↓

天主教堂始建于1932年,于1934年竣工。塔身高56米,是建国前山东省最高的建筑。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祝圣教堂是向耶稣以及天主教的其他圣人,祷告的教堂。


一圈转下来差不多大半天的时间,踩点踩的不错,回家整理整理,然后就带孩子们好好转转这些文艺范,又有内涵的青岛小路。

四方路及周边
参考用时:1小时左右
门票价格:免费
周边景点:中山路、天主教堂、栈桥
青岛味儿指数:★★★★★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小路,再额外的给大家介绍两个好去处,第一个就是小鱼山附近的福山支路和栖霞支路。

因为经常带孩子们爬小鱼山,所以就把这两条小路探索了好几遍。

福山支路和栖霞支路是两条几乎平行的路,都可以通往小鱼山公园,所以,如果大家打车去小鱼山的时候可以让师傅把车停在文登路与这两条路任一交汇口,然后步行前往。

秋天的栖霞支路可谓五颜六色↑

栖霞支路的前半段是“马牙石”路,道路的一边停满了车辆,只留出一边通行。栖霞支路的植物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就像个调色盘一样,有一颗银杏树已经长得很高了,个头远远超过八大关的银杏。

整条栖霞支路路面都比较狭窄,道路的两边基本是民居,偶尔还有几栋别墅,因为知道这条路的人不多,所以一路都比较安静,偶尔有附近的居民出入。

栖霞支路南起文登路,直通福山路,路的后半段是步行的台阶,栖霞支路的旁边还有小路连着栖霞路,不过也是只能步行的

栖霞路的路面上植物很少,但是从两边院子里探出头的各种树木花草倒是各具特点

整条栖霞支路大概四、五百米的长度,游览完之后,可以沿着福山路走到福山支路,福山支路的一端位于文登路,另一端直通小鱼山。

福山支路上铺满了“马牙石”,道路弯弯曲曲,这些石头路其实是后来修复的,整条路都可以行车,能从文登路路口把车一直开到小鱼山公园

福山支路的人气比栖霞路旺一些,因为有名人故居,有很多小学生来此参观,此外,很多游览完小鱼山的游客会沿着福山支路走到海边。

福山支路的老别墅↑

哥俩第N次挑战小鱼山↑


康有为故居位于福山支路5号,是康有为晚年在青岛的住所,康有为曾将此堂取名为“天游园”。馆内有介绍康有为生平及戊戌变法的历史照片、文献和实物,还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研究康有为的专著和文章。故居复原陈列的3个展室,分别展出康有为的遗物和随葬品,介绍康有为在青岛的生活、逝世和安葬与迁葬情况,以及康有为生前收藏的中外文物珍品、书法作品等。此外,馆内还有很多青岛老照片,康有为故居是免费参观的。

既然到了福山支路,建议去小鱼山看看,公园门票10元,小鱼山的观景效果非常出色,既可观海,还可以俯瞰老城区。



小鱼山的海拔很低,如果走主干道登山的话,可能都用不了10分钟,山顶上建观潮阁,三层八角,高18米,与前海栈桥的回澜阁遥相呼应。阁内有螺旋式的楼梯,登上塔顶,才能真正的明白什么是360度观景。

俯瞰第一海水浴场↑

与电视塔遥相呼应↑

福山支路、文登路路口
福山支路、栖霞支路
参考用时:1-2小时
门票价格:免费,小鱼山价格10元
周边景点:第一海水浴场、鲁迅公园、小鱼山公园、康有为故居
青岛味儿指数:★★★★☆
居庸关路位于八大关内,八大关是最能体现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点的风景区。八大关内每一条道路都有一种不同的植物作为代表,有"一关一树、关关不同" 之说。如韶关路上是碧桃,春天第一个开花;接下来是宁武关路上的海棠,花开时正是八大关一年中游人最多的时候;紫荆关路上是血松,冬季下雪时最美;正阳关路上紫薇,夏季开花时这里变成绚丽的花街;居庸关路上则是银杏,秋霜染得片片银杏如金扇。

居庸关路一条东西向的马路,相传彭真、徐向前、罗瑞卿等共和国创始人都在此居住过。

居庸关路最好的赏秋时间是11月份,太早叶子不黄,进入12月份叶子就落光了。 八大关内部停车位数量一般,而且路况复杂,建议不熟悉的小伙伴不要贸然自驾前往。可以乘坐地铁在太平角公园或中山公园站下车,也可乘坐公交在武胜关路下车,然后步行前往,沿途顺便欣赏八大关其他道路的美景。

如果一时找不到怎么走,或者在八大关复杂的道路中迷路了,可以直接手机导航到公主楼。公主楼位于居庸关路10号,是银杏树最集中的地方

公主楼由一座尖塔与不规则斜顶屋组成,南部有方型平台;就像是童话故事中的常有的模样,精巧可爱。公主楼建造于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据说此楼是当时驻青岛丹麦总领事为丹麦公主建筑的别墅,准备丹麦公主来青岛避暑时居住,实际上丹麦公主并没有来过,但“公主楼”的名字却传开了。

每年到了赏秋叶的季节,八大关人流如织,而且大部分游客都在寻找这条银杏大道,特别是周末的时候那必须是人山人海啊,所以建议大家尽量选择工作日游览或者早上早点过来,早上来的话,树叶已经落了一夜,无人踩踏,景色更加漂亮。


居庸关路及周边
参考用时:1小时以内,若详细游览八大关需2小时以上
门票价格:免费
周边景点:八大关景区、公主楼、蝴蝶楼、花石楼,第二海水浴场
青岛味儿指数:★★★★★
居庸关路及周边
参考用时:1小时以内,若详细游览八大关需2小时以上
门票价格:免费
周边景点:八大关景区、公主楼、蝴蝶楼、花石楼,第二海水浴场
青岛味儿指数:★★★★★
有人问,去了解一座城市最原汁原味的东西,该如何入手呢?是菜市场、火车站还是一条条的老街?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过,如果您来青岛,千万别错过这十条小路,老青岛的历史精华就浓缩其间。
2018年即将结束,一年中,旅行带给我的收获是巨大的,所以,2019旅行继续走起吧。同时,祝蚂蜂窝的朋友们在新的一年事事顺利,多休假,多挣钱,多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