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平房是中东铁路建设初期典型的住宅。“中东铁路修建初期的1900年至1910年间,曾建有数以千计类似此建筑的多户型住宅。这些住宅大多采用了这种砖砌工艺,不论平面形式如何变化,其砖砌工艺始技艺却始终不变,并获得了生动与美丽。檐下砖饰、窗上方拱券以及窗额、窗台、壁柱、脚线等装饰,都充分展现出俄罗斯砖石结构的设计技巧和施工水准。虽然采用的统一标准设计看似单调,但由于合理规划、独特的组合和精美的细部处理,使之特征十分鲜明。这种运用质朴的材料,靠檐下砖饰、窗口额罩、壁柱线脚的体形变化,在单一的材质、平面局限和统一色彩的条件下,创造出如此多姿多彩的建筑艺术,令人叹服。”(恋恋风尘,新浪博客博文,《哈尔滨西大直街12号》,略有增删,2012-06-18)
有个不太成熟想法,这些建筑被利用或是将来被利用时,可否要以彰显俄式风格为主呢?比如俄式(或欧式)的西餐、咖啡冷饮,俄风或欧风的画作和收藏等。适当可以财力和人力补贴些,促进向俄式或欧风转型。
比如,邮政街307号就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向俄式或欧风转变。
比如,海关街79-7号和花园街396、398、400号,这几栋俄式的住宅没有被列为历史建筑(至少没有铭牌),但是从外观看,也是受到了保护。就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向俄式或欧风转变。
及其后身儿。
比如邮政街305号和海关街49号就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或是变更项目,向俄式或欧风转变。
比如上夹树街92-6号,这栋俄式的住宅没有被列为历史保护建筑(至少没有铭牌)。可以继续从事餐饮行业,但是应向俄式或欧式的餐饮转变。
比如曲线街60号,这栋俄式的住宅没有被列为历史建筑(至少没有铭牌),可以清空周边的建筑,露出本真的全貌。
这个两个片区(大致包括:西大直街、海城街、联发街、公司街、繁荣街、河沟街、北京街围合的区域和花园街、交通街、河沟街、海关街围合的区域)据说要整体改造、开发,说是要建成俄罗斯风情园。
“在哈尔滨南岗区花园街一带,东起中山路,西至耀景街,南起木介街北至西大直街,有一片俄罗斯风格建筑群。这里建有几十栋规格各异的别墅和小黄房,当年住的都是中东铁路管理局中高级职员和技术人员,所以老百姓俗称之为花园街中东铁路官房。这里也是红色遗址,1946年,中共中央东北局主要领导彭真、林彪、陈云、高岗、李立三等人在哈尔滨工作时曾在此居住。”(中东铁路官房:沃斯特罗乌莫夫公馆,东北网,2011-12-15 )显然包含了前面的两个片区,其中有很多地块都改做他用,如展览馆、新世界百货等,想做整体的改造,估计是不可能的了。
这是海关街的系列建筑,有的有住户。(摄于2018年10月17日)
这几栋不知道保护状况楼宇。